当下科技浪潮迅猛发展,在此情形下,银行面临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,不过也迎来了机遇。积极转型,打造数字新基建,这是银行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。快来瞧瞧各家银行在这场变革中如何奋勇向前以争取领先地位。
金融科技投入方向
当下,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围绕着几个关键重点展开,云化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,它能提升银行系统性能,数据显示,合理的云化设施可提升30%的数据处理速度,另外,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化也受重视,它能让银行服务更智能、高效,数据要素价值的挖掘也是焦点,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,可为银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技术转型的意义
银行持续推进新一代技术体系转型,这意义深远。一方面,它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,比如那些全面实现上云的银行,其数据处理效率普遍提升幅度超40%。另一方面,它能增强业务运行敏捷性,从而让银行能更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。同时,它还可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,借此保证银行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招商银行全面上云
2020年初,招商银行开启“全面上云”工程,历经两年拼搏,于2022年3月达成全面上云,将零售与批发客户顺利转移至云端,完成架构转换,截至2023年末,云服务总体可用性超99.999%,“系统全面上云工程”荣获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,成果极为显著。
各银行云化建设发力
除招商银行外,其他银行也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云化。其中,农业银行推进云原生能力建设,基于PaaS部署的应用比例达到了85%。平安银行完成了云原生工程第一阶段的实施,在2023年末,其应用微服务改造率超过了60%,应用上容器云的比例约为63%。光大银行云计算平台3.0达成了自主可控的目标,全行应用系统的上云率快要达到90% 。
建行的平台生态化服务
2023年初,建设银行打造了“建行云”品牌,它能提供金融云整体解决方案,该方案包含金融技术底座、业务操作系统和精品应用,这种服务模式不但服务内部,还可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,进而推动“建行云”成为金融业云服务的首选品牌。
银行的前沿技术应用
不同银行在前沿技术应用方面各有特色,工商银行构建了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,还推出了首个基于大模型的网点员工智能助手,农业银行在量子技术应用领域上线了量子安全服务系统,并且开展了多项试点验证,招行金融科技对外输出侧重于产业数字化领域。
面对银行如此迅速的技术转型,你觉得哪家银行的转型举措会在未来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也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