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意见》着重强调要做好粮食以及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金融服务,指出这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,对建设农业强国意义重大。下面来看看我国金融支农的相关情况。
完善的金融支农体系
我国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金融支农体系,一方面建成了基本完善的支农金融组织机构体系,众多金融机构参与其中,各类银行等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业务,另一方面构建了促进和激励金融机构支农的政策体系,还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特征的产品体系,该产品体系能满足不同农业主体的需求,不过从农业农村金融需求来看,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。
现存的金融供需矛盾
实际情况是,农业农村领域的信贷需求未被充分满足,许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在发展生产、振兴产业时,面临贷款困难、贷款成本高的问题,这成为农村金融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,比如说一些小农户缺乏抵押物,很难从银行获取足够贷款来扩大种植规模,这致使生产受到限制,这反映出金融支农体系的效率还有待大幅提高。
提升金融服务能力
要把推进涉农金融创新作为破局策略,各地应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,在渔业发达地区,要推出专属渔业保险产品,同时,金融机构要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能力,用大数据评估农户信用,提高贷款发放效率,从而更好服务农业强国建设。
增强金融机构动力
监管部门将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用作激励手段,针对支持农业强国建设力度大的金融机构,降低其监管标准。人行把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当作激励手段,借助调整再贷款利率等方式予以支持,使金融机构得到更多回报,增强其支持农业的内生动力。这样做能避免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情况出现,促使更多资金流向三农领域。
多举措促进农村经济
国家多次颁布政策,要求金融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,各地也有创新的亮点业务。有关部门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,赋能乡村产业发展,赋予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的责任,像邮政储蓄银行在不少农村地区设立了服务网点。央行依靠再贷款,保障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产业的支持。财政税收政策同样支持商业银行信贷赋能乡村新产业。
打造适配金融体系
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里是比较薄弱的一块。要是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那就得打造与之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。一方面,要解决农业融资的难题,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,通过这样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。另一方面,要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程度,还要提升其竞争力,并且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这样一来,金融就能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,也能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。
你认为金融助力农业发展在哪些方面还能进一步创新呀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展开探讨,与此同时,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!